你是如何看待幼小衔接的?
你是如何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到小学的?
100%
微信(125)
斗智斗勇妈妈群
我女9月读小学,要杂个做幼小衔接呢?
我儿11月生的,我正在跟他爹商量是再读一个大班喃,还是去上个衔接班。
现在都没有衔接班了,自己杂个整呢?
我们隔壁娃娃5岁就认识两千字了,我家崽崽还只想耍泥巴,人比人气死人。
原来不是只有我们一家在焦虑幼小衔接
走,一起去请教资深园长
“幼小衔接”这四个字
是很多幼儿园家长心里的痛
怕孩子适应不了小学
怕孩子“输在起跑线”
把各种“启蒙课”毫不犹豫砸向小神兽
殊不知,这有可能是错误的方式
今天,我们特别邀请到
成都市机关三幼高翔园长
给幼儿园爸爸妈妈说说
怎样才是科学做好“幼小衔接”的姿势
成都市金牛区机关第三幼儿园教育集团总园长 高翔
幼儿园的家长一说起幼小衔接,总有唠叨不完的焦虑。焦虑什么呢?归纳起来,不外乎是担心孩子融不进环境、顾不好生活、交不到朋友、跟不上学习四类问题。对此,我想分享我们在多年实践中形成的理性认识及具体做法。希望对家长们正确看待孩子幼升小这一成长阶段能有所帮助。
幼小衔接零起点入学 ≠ 零准备入学
当前,教育已从知识能力导向转为核心素养导向。素养是知识、技能、情感、态度、价值观等的总和,创新与合作则是核心中的核心。
如何让孩子既有聪明的脑,又有温暖的心?两者依赖于生活。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家长要善用身边的活教材,带领孩子们走进生活中的人事物,接触自然界的花草虫鱼,引导孩子边观察边思考。家长要保护孩子们好奇、好问、好学的品质,孩子遇到困难,家长要帮助孩子分析问题存在的根源,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,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,树立面对挫折的良好心态。这些素养才是最好入学准备。
幼小衔接 ≠从大班才开始衔接
教育不是短跑冲刺,而是长途马拉松。我们可以将幼小衔接的时间尺度拉长至三年。
✨小班侧重身心和生活准备,从适应能力和生活能力入手。家长要做好一心一事。一心是为孩子建立积极正向的上学期待心理,不要用上学或老师等来吓唬孩子。一事,是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,有意识锻炼幼儿生活自理能力,生活独立才能入学自信。
✨中班侧重社会准备,从社会交往和任务意识入手。坚持言传身教,使用文明礼貌用语,适时为孩子创造与人交往的机会。让孩子从小参与家务劳动,亲子合作制定劳动清单,从规划日常小事起养成任务意识和时间观念,形成归纳整理习惯。
✨大班则侧重学习准备,从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入手。需要强调的是,这里的学习不是指小学知识技能的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,而是潜移默化、循序渐进地学。要秉承“做中学、玩中学”等理念,为小学阶段学习打好根基,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。
✨游戏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媒介,家长可以利用空余琐碎时间陪孩子玩亲子小游戏并查漏补缺。如词语接龙、传话、倒数、找不同、反口令、你抛我接、夹豆豆游戏等等。阅读,则能帮助孩子成为终身学习者。在从小培养孩子爱好阅读的习惯时,可以通过专心共读绘本、独自重述故事等形式,帮助孩子储备足够的识字量,发展他们的观察力、倾听力、专注力、表达力等等。
幼小衔接 ≠ 幼儿园单方面衔接
幼小衔接是家长和孩子一系列能力和心理的准备,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阶段,学习方式、行为规范、人际关系、学校环境都会发生变化。包括上厕所、喝水、衣物增减这些小细节,都需要孩子自己照顾自己。📌家长不能依赖幼儿园的老师去教养孩子,儿童的行为习惯、自理能力、身体素质、学习态度以及社会适应力都离不开家长的引导和影响。
📌在上小学前,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基本独立生活、自我照顾的意识,比如书包不会整理、东西乱摆乱放找不到,家长可以有意识在生活中帮助孩子建立生活的秩序感,培养孩子的责任感。
📌家长要营造乐群好学、健体尚美的家庭氛围,树立家长榜样。可以积极参与涵盖运动、博物、美食、摄影等内容的园外亲子活动,为孩子丰富生活经验,涵养学习品质。既助力了同伴交往,又促进亲子关系。
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
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
若幼小衔接是家长眼中的一座桥
那科学而充分的准备
则蕴含智慧之爱与托举之力
来源:成都教育发布
家长幼儿园孩子小学高翔发布于:北京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